厦门大学历经九十多载风雨,逐步形成了以群贤、建南、芙蓉等楼群为代表的“嘉庚风格”校园建筑,它们既蕴涵着强烈的乡土情结和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念,又体现着因地制宜的建筑构思和多元融合的创新精神。
这些中西合璧、恢弘大气的建筑样式一直备受各方赞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成为中国近现代校园建筑的一个典范。为此厦大“嘉庚风格”校园建筑继2005年5月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后,2006年6月又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切都使得厦门大学这颗镶嵌在中国东南沿海之滨的晶莹明珠,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厦门大学地处闽南地区,而作为校园建筑方案的实际指导者和设计者的陈嘉庚先生本身就是在厦门集美出生长大的,所以他的建筑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闽南建筑风格的影响。首先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他充分利用有地方特色的材料作为校舍建设之材。嘉庚风格建筑群一个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所用材料是以闽南当地的青石花岗岩为主,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前的建筑,这样使得建筑群不仅给人以素雅美观与坚固大气之感,又体现出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另外一个典型的事例是嘉庚瓦的发明。这种橙色带釉面的大瓦片是嘉庚先生利用当地材料,按照自己的要求让附近龙海等地的砖瓦厂生产的。这种橙色瓦做屋面或装饰,配上清水花岗岩的墙壁和周围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就显得格外和谐;其次在设计上,嘉庚先生把闽南大厝红砖文化运用到建筑物具体设计上,如建筑物里的地板用有着浓厚闽南地方特色的红地板砖铺成,这样的设计使整个校园都洋溢着浓郁的地方文化韵味。最后,在工匠选用上,无论是多么复杂的工程,嘉庚先生都坚持任用地方的建筑工匠,发挥地方能工巧匠的积极性、创造性,运用地方传统工艺砌筑,可以说嘉庚风格建筑是嘉庚先生的建筑理念和当地建筑工匠技术碰撞的成果,由此使地方建筑风格深深蕴含在每一座建筑里。
嘉庚先生从小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7岁远渡外洋后,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在建筑上他博采中西文化、古今文化之众长,形成中西合璧、古今合璧的风格。最为明显的标识是他用典型的中国古典建筑屋顶,设计起翘的飞檐并以红色为主色调的斜屋顶,配上西式的花岗岩大屋面、拱劵及廊柱等,被人雅称为“穿西装,戴斗笠”。这样的格局使整个建筑群在依绿山、面碧海的环境里,典雅而庄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建南大礼堂。
中西合璧的特点同样体现在建筑方位布局上。这主要以建在演武场上的群贤楼群为代表。群贤楼群总体布局采用非合院式的、无内庭院的一字形横向排列,体现了西式建筑所长,但在楼群具体设计上比如一主四从轴线式对称布局上却又是以中式为主,并且以闽式重檐“三川脊”歇山顶的群贤为首的集美、同安中间三座为中式,两端囊萤、映雪两座为西式的哥特式橙色嘉庚瓦尖屋面,体现了中西文化辉映之特色。
另外,在各建筑名字的启用上,无论是中式的、西式的,还是中西结合式的建筑,嘉庚先生都采用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词语为之命名,如出自《荀子》中的“群贤”,出自《尚友录》的“映雪”,出自《晋书》中的“囊萤”,出自《礼记》中的“笃行”、“博学”等等。
厦门大学校园拥有一种独特的美,这其中嘉庚风格的建筑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些都是嘉庚先生在创建厦大过程中,对校园建设苦心经营,周密考虑,独特构思才留给我们宝贵的财富。今天我们学习和总结他的建筑思想有利于我们继承和发扬他的优秀的建筑思想,有利于我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利于我们通过这“石头(或木头)写成的史书”,“凝固的乐章”来传承厦大的精神,厦大的文脉,以使我们的精神和文脉代代永驻每个厦大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