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庚风格”建筑与闽南文化的创新

发布时间: 2011-09-24

  “嘉庚风格”建筑与闽南文化的创新

(原厦门市博物馆代馆长 龚洁)
 
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在福建的东南部集美和厦门岛上,出现了一批既具传统的闽南红砖民居特征,又有西洋风格的建筑。这些建筑中华文化与欧陆文化巧妙地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大多在西洋风格的主体上,或在英国殖民地外廊式建筑上,加上传统的闽南建筑的屋顶,形成了个性突出、色彩鲜丽、整体十分漂亮的独特风格,人们称之谓“穿西装,戴斗笠”,这就是陈嘉庚先生在创建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时发明的新颖建筑形式,后人称之为“嘉庚风格”的建筑。
陈嘉庚,厦门集美人,1874 年(清光绪十三年10 月21 日生于集美社颖川世泽堂。1890年,虚龄17 岁时应父召到新加坡学商,后种植黄梨、橡胶,进而经营橡胶制造业,雇用职工约3 万人,资产多达新币1000 万余元,约值黄金百万两。陈嘉庚经营成功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家乡的青少年,他说:当今中国,青少年没有文化是不能立足于这个社会的。于是他把赚到的钱,全部携回集美、厦门,开始了艰辛漫长而又崇高的兴学之路。
这条兴学之路是伴随他建造众多的嘉庚风格建筑而延伸的,他兴学到何处,嘉庚风格建筑就出现在何处,而且越建越漂亮,规模也越建越大,为我们留下了闽南的建筑瑰宝!
1912 年秋,陈嘉庚回到集美,召集各角房长幼劝其停办各房私塾,联合筹办集美小学。1914 年8 月起,到1927 年,他在集美陆续建起许多座教学大楼,计有:小学楼(1940年8 月)、尚勇楼(1918 年1 月)、居仁楼(1918 年1 月)、立功楼(1918 年5 月)、立德楼(1920年3 月)、立言楼(1920 年7 月)、德礼楼(1920 年11 月)、即温楼(1921 年4 月)、手工教室(1921年2 月)、尚忠楼(1921 年2 月)、诵诗楼(1921 年2 月)、明良楼(1921 年6 月)、延平楼(1922年9 月)、允恭楼(1923 年8 月)、文学楼(1925 年8 月)、敦书楼(1925 年8 月)、务本楼(1925年12 月)、事务楼(1925 年12 月)、崇俭楼((1926 年2 月)、瀹智楼(1926 年8 月)、葆真楼(1926年9 月)、养心楼(1926 年9 月)、敦业楼(1927年8 月)等,计约23 幢,作为小学、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及商科、女子及女小、农林、幼师等学校的校舍,约45000 平方米。相关设施有:福南大礼堂(1918 年12 月)、医院(1920 年9 月)、图书馆(1920 年11 月)、科学馆(1922年9 月)、音乐室(1925 年2 月)、钟楼等为各校共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陆续建造了道南楼、南薰楼、航海教学楼、黎明楼、侨校教学楼、七星亭等,约16 万平方米。1920 年起的五年间,他还在厦门大学建造:敬贤楼(三幢)、映雪楼、囊萤楼、丰庭楼(三
幢)、大南楼(二幢)、集美楼、同安楼、博学楼、国光楼(三幢)、芙蓉楼(三幢)、成义楼、成
智楼、成伟楼(三幢)、南安楼、南光楼、笃行楼以及勤业斋、建南大礼堂等约30 幢。1921 年前的大楼,大多是欧式或殖民地式的敞廊拱房,罗马圆柱,有的还是仿荷兰中世纪建筑或西欧文艺复兴建筑,个别的如务本楼则酷似德国慕尼黑的洛可可式建筑,这主要反映陈嘉庚先生受南洋殖民地建筑的影响,乃是因为嘉庚先生在南洋殖民地生活二十多年,对欧式殖民地建筑感受领悟的结果。这正说明嘉庚先生接受新事物,自觉不自觉地把在南洋看到的欧陆建筑形式移用于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教学楼的建筑。
但是,他在南洋经商活动中,饱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欺凌和压迫,作为中国人受洋人压迫的滋味太深刻了。必然会在某一个方面表现出反抗,表现出一种“报复”心理,尤其是得到了宣泄后而获得扬眉吐气的快感。于是,他在1920 年以后建造的教学楼或宿舍的欧式大楼的顶上,加上中国传统的燕尾或马鞍屋脊或重檐歇山顶,用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形式“压制”欧陆建筑或殖民地建筑,塑造出强烈的闽南地方特色“嘉庚风格”。他在一次大会上就直言不讳地说过他这样做的用意。他的这种用意,西方学者很快就感受到了。美国人毕腓力在他的《In and about Amoy》一书中说,这是华侨“由于在海外遭受欺凌,固而在建造房屋时,产生了一种极为奇怪的念头,将中国式的屋顶盖在西洋式的建筑上,以此来舒畅他们饱受压抑的心情”。1922 年,陈嘉庚进一步向厦大的教授们说明他的建筑理念,他向教授们说:建筑要有个性,自己民族的建筑要有属于自己的个性,不必追求或模仿洋人的建筑。每个民族,各有它的历史传统和民族性的建筑艺术,不必强同于异族而来抹杀自己民族的建筑文化艺术,而走上模仿洋化维妙维肖的道路,乃是埋没自己民族和本国伟大历史传授下来的建筑文化艺术,是没有国性的。
陈嘉庚先生在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创造的“嘉庚风格”建筑,既接受了西方建筑的文化,又保留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富有创意地将两种优秀文化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在闽南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独树一帜,在闽南人民的心中有特殊的地位,更使闽南文化得到了创新!“嘉庚风格”建筑个性鲜明,有许多特点,主要有:
第一,“穿西装,戴斗笠”。就是房子的主体是欧洲式样,像一个人身穿西装一样,而头上却戴了一顶闽南农村农民常戴的斗笠。这种形式的建筑以前有人说它“不土不洋,既土又洋,是个怪模样”。经过漫长岁月的考验,现在人们感到非但不怪,而且“很美观”,“很独特”,很有文化。它既不单纯抄袭西方建筑形式,又灵活运用中国传统建筑理念,使厦门地区出现了一批与众不同的漂亮建筑。在西洋建筑上加一个重檐歇山顶,气势灵动雄伟,鹤立于建筑群里或大海边,蓝天、白云、碧海、绿树,加上红色歇山顶,十分出众秀美,为厦门所独有。这是二十世纪中华大地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别人无可替代,在中国建筑界树起了榜样,确立了地位。
第二,三曲燕尾脊。闽南红砖民居,其主厝主要使用燕尾屋脊,简称燕脊,有单曲和双曲之分;护厝主要是马鞍脊,简称马脊,有方形、锐形、曲形、直形、圆形之别,它又与五行有关:方为土、锐为火、曲为水、直为木、圆为金。燕尾马鞍两相匹配,表现出红砖民居的曲线美、形体美,不论从那个角度看去,都十分秀美灵动,雅丽稳重,充分显示出闽南劳动人民富于创新的灵气。可是,陈嘉庚先生还不满足,他把教学楼、宿舍楼的屋脊,修成十分漂亮的燕脊和马脊,配搭得颇为和谐。尤其是将燕脊修成三曲燕尾,一幢红瓦双坡欧式主体的屋顶上,左右六个燕尾高高扬起,在蓝天白云下,为三双燕子歇在屋顶上振翅欲飞,匀称美丽得无可比拟。这在闽南、台湾是找不到这种屋脊的,只有陈嘉庚先生敢于突破传统,创造性地使用三曲燕尾。歇山顶也有新的造型,比通常的更为美观,为中国建筑增添了新成员。
第三,彩色出砖入石。出砖入石形式多样,在闽南红砖民居上常可看到。可陈嘉庚先生是一个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人,他把闽南这古老的出砖入石建筑方法优化到了极致。他不仅在房屋的墙角上使用花岗石做出砖入石,而且他利用厦门盛产多色花岗石的优势,在建筑的主体和立面以及柱子上也使用彩色花岗石做出砖入石镶成图案,色彩本原,图案简明,美观大方,协调和谐,使大楼的整体美感大大增强,个性十分鲜明。这种做法,在全国所仅见。
第四,梁檩桁柱不油漆。陈嘉庚先生又是一个颇有生活实践的人。他看到许多木质楼房,用油漆把所有梁檩桁柱油漆几遍,把木质部分全部封闭了起来,以为这样可以延长木材的寿命和房屋的使用年限。其实不然,厦门地处沿海,气候温湿,极易遭白蚁侵蚀。梁檩桁柱的两端,虽立于柱礎或与榫卯相合,掩于墙体或处于阴暗处的,汲收温湿而滋生白蚁。所以,往往出现油漆了梁檩桁柱的头尾部分生长白蚁而侵及整根木材的情况。陈嘉庚先生则严令工匠不准油漆梁檩桁柱,让其暴露在空气中,任凭海风吹拂,这样反而不易生长白蚁,房屋更加安全。所以,在集美和厦大,凡陈先生督造的教学楼和宿舍或礼堂的梁檩桁柱,甚至楼板,都没有油漆,建造时匠人的手印、泥水痕迹等原封保留。这就是陈先生预防白蚁蛀蚀的极原始办法,但十分有效。这也是他老人家独创的“土办法”,值得总结借鉴。
第五,陈嘉庚先生还创造了新颖的“嘉庚瓦”。他将仰合平板瓦改成可以挂搭的大片型改良瓦,且以闽南红土为原料烧制而成,建筑设计界将这个红色的改良瓦专称为“嘉庚瓦”。后来,人们以水泥为原料制作,风行了几十年,厦门、福建许多房屋均使用这种水泥瓦。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出现新型的S 瓦,水泥瓦才淡出建材市场。陈嘉庚先生创造的嘉庚瓦,功莫大焉!
此外,陈嘉庚先生建造教学楼,一般不在楼设厕所,而在大楼后面建一颇有规模的厕所供学生使用。14 层的南薰楼,原来也是没有厕所的,据说他要求学生们勤跑,到楼后厕所如厕。
梁思成先生1954 年在《中国建筑的特症》中说:中国的传统建筑,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所以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红砖民居,是闽南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传至今天,表现了闽南深厚的悠久的文化,当它与古老的欧洲建筑所包含的欧洲民族文化结合起来的时候,又反映了厦门地域特别是陈嘉庚先生所创造的中西融合的独特的建筑形体美,这就是“嘉庚风格”建筑所展示的个性,人们只要见过它一次就难以忘怀,而且还会联想起陈嘉庚先生的爱国情怀以及他的创造精神。时光流逝越久,它给人们的印象越深,这就是“嘉庚风格”的魅力所在,是陈嘉庚先生留给厦门人民的一笔丰厚的财富,应当尽心的加以保护。
“嘉庚风格”的灵魂就是它把闽南红砖民居乃至中国传统建筑与欧陆建筑的融合上,把东西方两种古老的民族文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是陈嘉庚先生对闽南文化的创新发展的巨大贡献,并随着时空的跨越扩大,其价值也相应地扩大,对厦门乃至闽南地区的建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