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嘉庚建筑的源流与传承】马来西亚分校嘉庚风格建筑群

发布时间: 2024-09-30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一项充满东方智慧、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探索和实践。在“一带一路”这条康庄大道上,有一颗璀璨明珠与之相伴同行——这便是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

分校的校园建设融合了厦大风格和当地特色,使得这里的建筑既有中国传统的韵味,又充满了东南亚的异域风情,让人眼前一亮。今天,让我们走进这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国际化氛围浓厚的美丽校园,去感受嘉庚风格建筑与东南亚建筑的设计碰撞,感受中华文化与马来西亚文化的融合创新。

(马来西亚分校全景)

跨国办学:镶嵌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明珠

每当乘坐飞机起降吉隆坡机场,或从机场搭乘快轨列车驶出,一片错落有致、红顶白墙的特色建筑群总会映入眼帘。每年,厦大马来西亚分校都会迎来来自世界各地的入学新生。分校校址位于马来西亚首府吉隆坡南郊雪邦市沙叻丁宜(Salak Tinggi, Kota Warisan),在马来西亚国家行政中心布城市区与吉隆坡国际机场连线的中心,校址北面距离布城市中心9.7千米,南面距离吉隆坡国际机场9.2千米。

(马来西亚分校区位图)

分校占地150英亩(约91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47.55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招生规模一万余名学生,其中马来西亚本地生源、中国国内生源以及其他国家(地区)生源各占三分之一。校园一期建筑面积为26.64万平方米,包括主楼群、学生活动中心、一期学生宿舍、食堂、运动场片区、芙蓉湖、钟楼等;二期建筑面积为20.91万平方米,包括学术交流中心、二期学生公寓、院系教学科研楼等。面向“一带一路”建设需求,结合马来西亚当地社会发展,依托厦门大学总校学科优势,已形成文商理工医协同发展的学科发展格局,目前设有10个学院,开办24个本科专业,12个硕士专业、7个博士专业,学校的前沿学科,如海洋科学、工科、商科,深受东南亚学子欢迎。

2013年4月18日,学校成立了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分校工程项目建设任务。2014年7月,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奠基,同年10月,正式动工建设。厦大建设团队和中马双方项目技术人员共同努力,适应当地社会文化和技术管理模式的差异,以及施工现场无路无水无电的艰苦条件,克服重重困难。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分校一期工程第一批校舍即奇迹般完成并通过竣工验收,展现了令马来西亚首相都点赞的“厦大速度”。之后分校顺利通过马来西亚高教部组织的新开办学校办学条件评估验收,取得办学资质后,于2016年2月22日迎来首批新生,正式开始办学。

分校建设规划布局继承厦大本部校园的“向南”观念,主轴与大门均朝南。主要建筑以组团方式形成片区,校园中心人工挖出芙蓉湖,与厦门大学其他三个校区一致,各组团围绕山体及中心水体四周布置。校园分为四个功能区,中区为校园核心教学办公区,东区为体育运动区,北区为学生生活区,西区为院系教学科研区,由校园道路、山体、水系将它们有机地分隔与组合。

(马来西亚分校总平面图)

绿化环境与校园景观骨架为“一轴一环”布局。一轴是指南门至主楼广场延伸到宿舍区公共活动区的景观轴线,以校园南大门、带形广场至主楼群达到空间高度的高潮,主楼群后广场和芙蓉湖形成豁然开朗的校园空间;一环是指依附于校园步行系统环形主干道设计的校园景观步行环道,顺应马来西亚气候特征,以景观步行廊道配合校园步行主干道。

群贤下南洋:嘉庚风格建筑迈向世界的又一步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主楼群位于校园中心,呈一字弧形布局,坐北朝南,北靠芙蓉湖,南面上弦场,楼群中间用中式连廊贯通,继承了嘉庚建筑风格的“一主四从”布局,总建筑面积16.26万平方米,主要功能为分校图书馆、教学、科研、实验和行政办公核心区。

(主楼群)

“一主”的主楼为图书馆和行政中心,由著名爱国华侨郭鹤年先生捐巨资建设,他特别将这幢大楼命名为“百姓大楼”(People's Great Hall),希望以此传承嘉庚精神,“激发更多人士参与支持厦大马来西亚分校的事业发展”。主楼地上九层,底层为入口大厅,二到七层为图书馆,包括开架阅览,书库,以及收藏室及其他图书馆服务功能区。三层设有嘉庚书房,是展览与阅读功能为一体的陈嘉庚纪念馆。其上为行政办公场所,其中第九层引入中国传统的四合院设计理念,营造书院氛围。

“四从”均作为教学、实验等功能使用,分别命名为:1号楼——杨忠礼楼、2号楼——李深静楼、4号楼、5号楼——戴良业楼。四楼各有地上五层,为公共教学、实验楼,包括计算机中心、公共教学和教学科研用房。

主楼群以厦门大学群贤楼群为本源,造型宏伟壮观。楼群立面均以干挂石材为基调,结合大面积玻璃幕墙,凸显竖向线条,同时起到遮阳的效果。屋顶部分采用中国传统的屋架做法,大坡屋面铺设橙色嘉庚瓦,采用了中西合璧的元素,创造知识殿堂般的氛围。其中主楼采用中国传统宫殿建筑中的歇山顶,体现其重要的核心地位。从楼采用十字曲面坡顶,屋顶为对称的四个扇形曲面坡顶,十字空间布置,呈荷花形状,铺设橙色嘉庚瓦,与厦大以山墙为主立面的传统以及中庭空间相呼应。

(左为主楼群立面,右为扇形曲面坡顶及屋顶四角亭)

主楼作为在马来西亚的中国书院,空间整体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整体空间上采用统一柱网、统一荷载,藏、阅、借一体化的模式,采用开放式空间布局,便于灵活使用和功能调整。底层包含学生多种活动场所;顶层营造有“中国味”的院落空间——“厦大院子”。

(主楼图书馆正面入口及一层大厅)

  

(主楼“中国院子”与院外走廊、露台)

主楼嵌入正方形体量中沙漏状的“光谷”,诠释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从而体现中国文化的传承。“光谷”作为连接体在垂直方向贯穿整个图书馆内部,成为联系上下立体空间的纽带,形成简洁、流动、开放的内部空间品质。由于“光谷”是倒置的形状,向上逐层退台的空间形式又符合大学图书馆读者随楼层增加而减少的逻辑,通过每层的边缘都能看到下面的楼层,视线可以任意游走于建筑的上下层,实现自由穿越。漏斗形的空间设计同时是出于对当地光照和通风的考虑,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以及使空气流动,光线最后汇集于校史展览厅,形成完美的演绎,体现形式与空间的结合。

(主楼图书馆“光谷”效应)

从楼采用统一柱网、开放式空间布局,一楼东西南北均有出口,出入便利。二楼及以上四周布置教室和实验室,通过回形走廊连接。大楼中央和图书馆一样,设有圆形的光束天井贯穿,不仅使自然光能够垂直照射,上下空间连接流畅,而且与每层楼的走廊形成通透的空间,保障全楼空气流动新鲜。屋面四个角落均设有中国式休息亭子,格外显眼。大楼中西合璧,营造浓厚的知识殿堂和学习气氛。

(从楼天井与垂直通风透光)

  

(从楼天井光束与屋面四角亭)

适应当地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主楼群各楼底层四周均设有“骑楼”,五幢楼之间通过“骑楼”和中间东西向的中式连廊连通,既遮阳又避雨,形成了一个可供休憩的交通系统,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与地域建筑相结合的特点。骑楼与中庭,结合竖向绿化,形成生态小气候,让风带走热量,营造创造宜人的空间环境,处处带着厦门大学一脉相承的嘉庚建筑元素,也有机融入了马来西亚当地的建筑特色。

(连廊与骑楼)

民族光辉:嘉庚精神的延续

(主楼群及陈嘉庚先生雕像)

旭日东升时分,东南亚的暖风拂过如镜的芙蓉湖面,泛起阵阵涟漪,远处西洋风格搭配闽南传统燕尾脊屋顶的建筑坐落于一片葱翠之中,陈嘉庚的雕塑在晨光中投下长长的影子,一波又一波学生们迈着轻快的步伐赶往教室,这里面有中国的学生,也有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埃及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们。

来自全球各地、不同肤色的他们相聚在马来西亚分校,共同在一起学习和生活多年,了解彼此、深入交流,结下了良好的友谊,这是更深层次的人心相通。

9月28-29日,马来西亚分校2024届毕业典礼举行。从2019年首届毕业生至今,已有六届马校厦大人昂首走向全世界。在马来西亚这样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多种语言的国家开展跨国境、跨制度、跨文化、跨语言办学,分校注定走的是一条“不寻常”的发展道路。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沿战略支点和联系海外华人华侨的重要平台,在分校建设规划理念上体现出校主陈嘉庚先生百年前倾资创办厦大的精神和厦大一脉相承的校园建设思想,其中的建筑就是这一传承的最好体现。

1921年,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抱着“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信念和“办世界之大学,为吾国放一异彩”的理想,在闽南家乡创办厦门大学;近百年后,厦门大学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国门,在厦大马来西亚设立分校,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在教育合作领域的标杆,促进着福建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再一次赓续陈嘉庚先生的理想信念,在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的道路上留下了非凡的印记,以高质量、可持续的建设发展,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为服务国家发展贡献厦大力量。


【参考资料】

1.张建霖,《厦门大学百年建筑》[M].厦门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2.张建霖,《厦门大学校园建筑赏析》[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3.罗晶,柯桢楠,罗林.我心向南: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建筑身份建构[J].建筑学报,2020,(06):40-45。

4.王龙,《数字时代大学图书馆空间建构方式研究——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图书馆设计》,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5.【“喜迎二十大 厦大这十年”之见证不凡】“不走寻常路”的马来西亚分校,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2022年。

https://news.xmu.edu.cn/info/1002/63898.htm


出品:党委宣传部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图文整理/周子誉、张智星、吴晓雯、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图片来源/《厦大百年校园建筑》、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

文章大图/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友情链接